学院首页 | 登陆
 首页 | 新闻公告 | 机构设置 | 队伍建设 | 武装工作 | 法规园地 | 安全教育 | 服务指南 | 工作流程 

新闻公告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防诈骗专项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
2014-10-10 14:22  

各单位:

近期以来,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短信诈骗案件高发,严重扰乱了社会生活秩序。为提高我院广大师生员工的防诈骗安全意识,请各单位于近期内组织开展师生员工防诈骗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和警惕性,谨防上当造成财产损失。本通知的附件资料可供参考。

特此通知。

保卫处

2014年10月10日

附件:

防范诈骗参考资料

骗术一:电话类诈骗

1、“电话欠费”诈骗(以公检法机关名义调查案件进行诈骗)

嫌疑人常冒充公检法电信部门打电话给事主称事主电话或银行卡被盗用已欠高额费用,再由其他人扮演公检法人员称事主的资料被用于诈骗、洗黑钱、黑社会犯罪等非法用途,银行账户不安全,要求事主先把资金转到骗子提供的“安全账户”进行保管。

被骗案例:受害人虞某家固定电话(5023xxx)接到语音提示来电,接着,先后有自称省电信公司的一个女的、西安市公安局110的陈警官和姓谢的专案组组长及检察院姓陈的女的与虞通话,对方先称虞在西安办理了一个固定电话,欠费2469元,后称虞在招商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涉及西安市一起特大金融洗钱案,对方然后又问了其银行卡及家里的存款情况,最后他要求虞立即将全部银行存款转入他指定的“安全帐户”里,并强调说:“如果不赶快转入,就有被犯罪分子盗取的可能”,骗取虞汇款4.4万元。期间,嫌疑人讲出虞的身份信息与虞晓阳核对。

【温馨小提示】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不会以打电话方式执法,执法机关有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要求群众把资金转到“安全账户”。

警方揭露“电话欠费”诈骗案件的手法和特点:

(1)骗子假冒电信工作人员,通过随机盲打固定电话来虚构被害人“电话欠费”的信息,如果接电人有异议,就谎称其和其家人的银行存款信息被人盗用,已不安全,需要由公安民警来接受处理;

(2)骗子再提供虚假的公安部门电话或直接转接到由他们冒充的公安民警作应答,进一步确认其银行存款信息被盗用,以此来诱骗其提供全部银行存款数目等情况;

(3)然后以存款转入公安部门提供的“安全帐户”为由,指定被害人通过银行ATM机,将存款转存到指定的银行帐号,其实质是利用转帐方式将被害人钱款骗到手。

2、猜猜我是谁”(冒充熟人朋友进行诈骗)

此类诈骗俗称“猜猜我是谁”,即冒充事主外地朋友通过电话先与事主联系,谎称次日要去事主所在城市看望事主,但第二天通过电话谎称自己出了事需要用钱,但自己随身所带钱财不够,从而诱骗事主邮汇钱款。

被骗案例:近日市民田某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开口就是一句“田XX,好久不见了呀~”田某听到对方叫出了自己名字,以为肯定是自己的朋友,但凭声音又不确定是谁,随后就问对方名字,对方却反问他“你猜我是谁啊”,田某回答是不是文某,对方立马声称自己就是文某,并谎称近期要找田某出来聚聚,田某信以为真。过了几天,“好友文某”致电,称其在外出途中遭遇车祸,急需一笔钱救治。田某为救朋友,在收到户名和账号短信后,陆续给对方汇去了人民币3万元,其后再拨打文某电话已无人接听,田某这才发现被骗。

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说的人名冒充该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者,当受害者相信以后,过几个小时或第二天再编造因赌博、嫖娼、吸毒等被公安机关查获,或出车祸、生病等事由急需用钱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很多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不法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

【温馨小提示】市民接到“猜猜我是谁”的电话时,不要去猜,应直接询问对方姓名;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可通过第三方亲朋进行核实;可提出见面要求,如对方百般推脱,可以洞察其破绽;当对方说自己遇到突发事件,急需用钱,这时要核实事件的真假,可以向相关办案部门了解,有条件的可以亲自前往或委托亲朋前往事发地。一旦确定对方是骗子,应立即报案。

骗术二:短信类诈骗

1、“邮寄包裹藏毒”诈骗

近期,不法分子以“邮包藏毒”为由实施诈骗案件高发,不少人上当受骗,该类诈骗表现为:不法分子首先通过群发短信,称事主有邮包无法投递,并留下所谓邮政局的咨询电话;一旦事主相信,拨打咨询电话后,不法分子假冒邮政人员告知事主的包裹内藏有毒品或非法物品,需要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并立即转线至所谓公安局或其他执法机关,由同伙假冒公检法人员向事主“确认”邮包涉毒,称事主个人资料泄露被人盗用洗黑钱等,要求事主向银行部门求助。最后,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人员,提示事主使用银行柜员机“升级”银行卡,或是要求事主通过柜员机将存款转入“安全账户”。

被骗案例:居民黄某收到短信:“邮政提示,这里有您的一份包裹,请速来核实……”黄某按短信发来的号码拨过去,对方一名男子称:“这里有云南寄给你的一个包裹,里面有违禁毒品。还有一张农行卡涉嫌洗钱,已被刑警队查获了。”黄某说他云南没有朋友,也没有相关包裹。对方则称,黄某身份信息可能被盗用了,让其联系“刑警队”并给他发来了一个电话。黄某拨打该电话,对方称是“刑警大队”,并说他们查获一个小包裹,里面是违禁品,问黄某有几张银行卡,里面有多少钱。又让黄某联系“银联管理中心”,将银行卡升级一下。黄某拨打“银联管理中心”电话,对方称已接到“公安机关”指令,其银行卡存在问题,要将其所有银行卡上的钱集中在银联的安全账户上。就这样,黄某按照指示一步步操作,将银行卡里的钱全部转到了对方账户上。不久黄某发现被骗。

【温馨小提示】公安机关办案有严格的办案程序,不可能通过电话进行简单操作,希望广大市民在收到类似短信时,要多留心,冷静判断,及时报警。接到此类电话或短信时,可先拨打邮政部门电话核实查询,不要直接拨打短信上提供的号码。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专用客服电话,平时可以将这些号码存在手机中,遇到问题可以直接拨打,切不可拨打对方告知的客服电话,也不要将钱轻易转入对方告知的帐户。

2、“房屋汽车退税”诈骗

嫌疑人会冒充国家税务局干部或车管所工作人员,称事主近期购买额房屋或汽车可办理,并帮事主办理汽车或房屋退

税事宜饿,并指引事主进行操作,骗取事主汇款。

【温馨小提示】公安机关办案有严格的办案程序,不可能通过电话进行简单操作,希望广大市民在收到类似短信时,要多留心,冷静判断,及时报警。接到此类电话或短信时,可先拨打邮政部门电话核实查询,不要直接拨打短信上提供的号码。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专用客服电话,平时可以将这些号码存在手机中,遇到问题可以直接拨打,切不可拨打对方告知的客服电话,也不要将钱轻易转入对方告知的帐户。

3、银行卡透支或异地被消费诈骗

“您在某地刷卡消费,消费的金额将于近期从您的账户中扣除,咨询联系电话XXXXXX”。事主如果按短信中的电话回拨咨询,对方会指引事主进行操作骗取事主通过银行汇款到指定账户。

4、中奖诈骗:

恭喜你获得某活动的一等奖,公司的电话是XXXXXX。”

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心理,借助电话信息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先收取手续费、保证金、公证费、税费等兑奖的手段骗取钱财,要求事主汇款到指定的账户上。

骗术三:网络诈骗

1、冒充QQ好友诈骗

冒充QQ好友借钱--骗子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户密码,然后张冠李戴冒名顶替向事主的QQ好友借钱,如果对方没有识别很容易上当.大家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摸清对方的真实身份.需要您特别当心的是一些冒充熟人的网络视频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盗取图像的方式用“视频”与您聊天,您可千万别上当,遇上这种情况,最好先与朋友通过打电话等途径取得联系,防止被骗。

被骗案例:某校学生小刘在宿舍上网,登陆QQ后发现在国外留学的好友也在网上,于是就主动跟好友聊起天来,聊了一会儿,“好友”把视频打开了,小刘一看就是好友的影像,但此时视频马上就关闭了,“好友”接着说,自己的哥哥在生意上有点麻烦今天急需用钱,让小刘先给他哥哥汇款三千元。小刘想也没想,就赶紧去银行办理了汇款业务,汇完款后小刘给好友打了电话,好友说什么钱呀,小刘说你不是让我给你哥哥汇款三千元吗?这时她才发现被骗了。

2、网上中奖诈骗

是指犯罪分子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互联网QQ用户、MSN用户、邮箱用户、网络游戏用户、淘宝用户等发布中奖提示信息,当事主按照指定的“电话”或“网页”进行咨询查证时,犯罪分子以中奖缴税等各种理由让事主一次次汇款,直到失去联系事主才发觉被骗。当您登陆QQ或打开邮箱时是否会收到一些来历不明的中奖提示,不管内容有多么逼真诱人,请您千万不能相信,更不要按照所谓的咨询电话或网页进行查证,否则您将一步步陷入骗局之中。

被骗案例1:王先生在家上QQ时,屏幕上弹出一条中奖信息,提示王先生的QQ号码中了二等奖,奖金58000元和一部“三星”牌笔记本电脑,王先生喜出望外,想都没想就按网上留下的电话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对方要求王先生在得到奖品之前必须先汇1580邮费,王先生马上照办,对方又要求汇3880元保证金,王先生再次照办,对方再次要求汇7760元的个人所得税,王先生接着照办,对方最后要求还得再汇6000元的无线上网费,王先生汇完钱后就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这时他才发觉自己被骗了。

被骗案例2:腾讯十周年活动骗局

广东的黎先生在上QQ时突然弹出信息,通知他中了腾讯10周年 “幸运之星”活动的一等奖,过程与案例一中的宁先生的一模一样。黎先生也被系统信息“查看详情”链接过去的网站所迷惑,尤其是看到活动网址上提供的各种PS过的活动收费许可证、活动公证书等一堆证书,更加让黎先生确信该活动的真实性,毫不犹豫的汇了1580的担保金。而在黎先生汇了担保金之后,又被告知需要继续汇个人所得税,为了让黎先生继续汇款,对方还理直气壮的说如果不相信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3、“网上购买机票”诈骗

网上购票因其快捷、便利和价格便宜等优势逐渐赢得人们的青睐,此时,骗子也瞅准了网络购票“大行其道”。经过调查发现,年龄在20至35岁之间,受到高等教育的网民最容易受到此类不法侵害,尤以在校大学生和公司职员最多。

主要手法如下:

嫌疑人在网上设立网站提供较便宜的机票虚假的订票热线电话,当事主拨打热线电话咨询办理购票时,嫌疑人会指引事主进行操作,将钱汇到指定的银行账户进行诈骗。

被骗案例:最天价的教训:网购机票被骗一万七。

叶女士在“双程票务网”订购济南至三亚的往返机票,并支付了8540元票款。但客服表示由于下了两个订单,要分两次支付才能出票,此前支付的款项也将及时退还。因怕耽误行程,叶女士按照对方要求再次汇款。此时,客服又以她没有支付手续费为由,要她重新支付。无奈之下,叶女士只好致电对方的客服经理投诉,该客服经理承诺7个工作日内会退款。但7个工作日早已过去,票款仍不见踪影。

提示:

①由于互联网进入门槛较低,模仿成本也很低,导致目前机票预订市场上山寨横行,甚至一些虚假网站直接利用特价机票进行诈骗,目前有不法分子非法克隆正规网站,敬请认真核实网站域名;

②315消费电子投诉网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网上购买机票时一定要到正规网站去办理相关业务;

③选择大航空公司正规网点和咨询电话进行咨询订票,避免贪图便宜上当受骗。

4、“网络钓鱼”诈骗

“网络钓鱼”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互联网站进行诈骗活动,为事主发送虚假链接或网页,事主在虚假网页上输入自己的银行帐号及密码后,交易往往显示不成功,让事主多次往里汇钱,骗子甚至还会通过假网页,捕获您输入的帐号及密码信息,将您的钱款秘密划走。作案手法有以下两种:

1)、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不法分子大量发送欺诈性电子邮件,邮件多以中奖、顾问、对账等内容引诱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金融账号和密码。

2)、不法分子通过设立假冒银行网站,当用户输入错误网址后,就会被引入这个假冒网站。一旦用户输入账号、密码,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窃取,账户里的存款可能被冒领。 此外,犯罪分子通过发送含木马病毒邮件等方式,把病毒程序置入计算机内,一旦客户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其账号和密码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所窃取,造成资金损失。

被骗案例:石牌某高校文科院系的大二学生小A最近是“背”了点。在一次网络购物中,他被整整骗去了5000元。回忆受骗过程,小A满是痛苦:在点开了某网站卖家给的链接后,他进入了一个类似“工行网上银行”的网站,当按要求输入自己的卡号和密码时,页面却弹出“对不起,您的操作已超时,请返回重新支付!”的提示。于是他重复刷新,反复输入口令和密码,而实际上,他每输入一次,卖家就会从卡上划走1000元,最后,整整5000元便不知不觉地流走了。

针对假冒网上银行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登录网上银行时,应留意核对所登录的网址与银行法定网址是否相符,谨防被假冒银行网站欺骗;二是妥善保管账号和密码,不要选诸如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电话号码等作为密码,建议用字母、数字混合密码,尽量避免在不同系统使用同一密码;三是做好交易记录,对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等平台办理的转账和支付等业务做好记录,定期查看“历史交易明细”和打印业务对账单,如发现异常交易或差错,应立即拨打有关客服热线进行确认;四是管好网银数字证书,避免在公用的计算机上使用网上交易系统;五是万一账号资料被盗,应立即修改相关交易密码或进行银行卡挂失。此外,上网电脑要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不要轻易下载或打开来源不明的文件,防止个人账户信息被黑客窃取。;六是通过正确的程序登录支付网关,通过正式公布的网站进入,不要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网址或其他不明网站的链接进入。

5、其他网络购物类诈骗

是指在互联网上因买卖商品而发生的诈骗案件。购物类诈骗的商品范围主要集中在数码产品(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液晶电视等)、网游产品(Q币、游戏币、游戏账号、游戏装备等)、二手车、名牌外贸服装、手机充值卡、以及毕业证书、考题答案、手机监听器等非正当商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

2、拒绝安全支付——骗子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网站提供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谎称“账户最近出现故障”或“不使用支付宝,因为要收手续费,可以再给你算便宜一些”等理由,诱骗事主使用先汇款后交货的不安全交易方式。

3、以次充好——骗子用假冒、劣质、低廉的山寨产品冒充名牌商品,事主收货后连呼上当,叫苦不堪。

被骗案例:赵先生在网上订购了一台售价仅为680元的苹果牌笔记本电脑,按照销售电话与卖方取得联系后,卖方以各种名义让赵先生先后五次汇了8000元,最终也没有把货送到赵先生手中,赵先生要求退款,对方答应退款,又用各种理由让事主向同一账号汇款17800元,这以后赵先生就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 ,原来自己被骗了。

被骗案例:郑女士在网上发现一条出售诺基亚手机的信息,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在银行向指定帐户汇款1000元,后对方以未收到汇款为由,让郑女士连续两次汇款,然后,对方提出要汇款总额到5000元以后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郑女士再次汇款,最后,对方又以担负保险金、运费等名义要求郑女士多次汇款,最终郑女士与对方失去了联系,这才发现被骗。

温馨提示:提高警惕,严防上当。

1、不贪便宜。虽然网上东西一般比市面上的东西要便宜,但对价格明显偏低的商品还是要多个心眼,这类商品不是骗局就是以次充好,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受骗上当。

2、使用比较安全的安付通、支付宝、U盾等支付工具。调查显示,网络上80%以上的诈骗是因为没有通过官方支付平台的正常交易流程进行交易。所以在网上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看、不嫌麻烦,首先看看卖家的信用值,再看商品的品质,同时还要货比三家,最后一定要用比较安全的支付方式,而不要怕麻烦采取银行直接汇款的方式。

3、仔细甄别,严加防范。那些克隆网站虽然做得微妙微肖,但若仔细分辨,还是会发现差别的。您一定要注意域名,克隆网页再逼真,与官网的域名也是有差别的,一旦发现域名多了“后缀”或篡改了“字母”,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了。特别是那些要求您提供银行卡号与密码的网站更不能大意,一定要仔细分辨,严加防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千万不要在网上购买非正当产品。如手机监听器、毕业证书、考题答案等等,要知道在网上叫卖这些所谓的“商品”,几乎百分百是骗局,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更不能参与违法交易。

5、凡是以各种名义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请不要轻信,也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他人。你的财物一定要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不要交给他人,特别是陌生人。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6、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网络诈骗,正以诡谲多变、防不胜防的态势侵入我们的生活,树立牢固的安全观念,常备警惕之心对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而言尤其重要。

关闭窗口